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疫病文献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知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总启动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3日

       2023年3月17日上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谷晓红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2022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疫病文献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知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第3轮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于我校和平街校区成功举办,标志着项目方案论证工作圆满完成,项目进入总启动阶段。

 

 

       项目组特邀上级领导及项目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李加洪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司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铜华副校长,项目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融冰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进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乔延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育林教授、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周伟主任,项目及各课题组成员等49人参会。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丁霞处长主持。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李加洪副主任指出,古籍文献是中医抗疫智慧的重要载体,本次疫病文献资源的立项是中医药守正传承创新的重要体现。项目组面向国家公共卫生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攀高峰,把中医药治疫的宝贵经验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书写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新篇章。

       教育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司长指出,本次项目立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项目应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治疫精华:一是要紧扣项目任务,摸清海内外中医疫病文献“家底”,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二是要承古纳新,多学科交叉,培养梯队完善、活力创新的疫病文献人才团队;三是要以知识库平台为载体,积极推广应用,使疫病研究成果更好服务于各界用户。

       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刘铜华副校长指出,中医疫病文献的研究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次疫病资源调查专项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承担的中医类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其成果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起到指导和范式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将进一步做好各项支持保障工作,协助项目组取得更多的成果。

       谷晓红教授对莅临现场的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项目参研骨干的前期付出,并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她指出,自项目获批以来,项目组迅速投入研究工作,于2022年10月完成任务书填报及启动会准备工作,并于2022年12月11日疫情期间克服困难,线上完成了项目启动及第1轮方案论证。2023年2月底至3月初,项目下设的5个子课题陆续启动并完成第2轮专家论证工作。其中,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教授作为负责人的课题1“疫病文献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挖掘的方法学构建”于2月28日在山东济南启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负责的课题2“海内外疫病医籍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研究”于3月4日在北京启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铁钢教授负责的课题3“疫病‘史志-报刊资料’辑录及疫病社会地理因素研究”于2月26日在北京启动,由宁夏医科大学牛阳教授负责的“民族医药疫病文献辑录及其防治疫病经验研究”于3月4日在宁夏银川启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负责的课题5“中医药防治疫病知识库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于3月6日在北京启动。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进一步于3月13日、14日召开两次专题论证会,明确了“疫病”的内涵与外延,《疫病大成》研究编写工作。累计邀请全国温病学、疫病学、文献学、信息学、中药学、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出版界资深专家50余人次,计划通过本次会议,完成最终符合上级要求的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工作。项目办后续将继续敦促各方精诚合作,紧扣目标,推进任务,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需求,深入梳理和挖掘古籍治疫概貌,加强知识库平台建设,实现古今知识的衔接,从“案头”到“床头”,充分利用中医药抗疫精华提供研究基础数据,形成疫病知识体系,指导解决临床问题,服务科研、临床、教学等各方用户。

 

 

       课题代表王振国教授、禄颖教授、刘铁钢教授、周波教授、董斐老师分别结合前两轮专家意见就课题1-5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组织管理、进度安排等内容进行汇报,并详细介绍了专家论证后的具体实施方案。

 

 

       项目指导专家对项目意义充分肯定,并针对文献辑录范围、要点,数据汇交、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希望项目及课题组继续完善工作方案。

       最后,谷晓红教授表示,领导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对项目的顺利开展非常宝贵,项目组将进一步落实专家的指导,协调子课题推进工作。项目组将继续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深入挖掘和发挥中医药抗疫独特优势,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出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