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

作者:admin_kechanchu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16日

我单位推荐下列项目申报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34162013422,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葛纫华 樊怡欣 刘铜华 64286498

 

: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中药生产过程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及平台

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候 选 人(含排序):乔延江,解素花,史新元,顾海鸥,马群,李志猛,徐冰,迟玉明,吴志生,卢建秋,杜菁,高晓燕,艾路,詹雪艳,林兆洲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本项目属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领域。

中药制剂质量可控性差已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设计符合中药生产过程特点、从中药原料、生产过程、过程中间体到成品的在线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体系,对于确保药品质量在各工艺环节间的稳定传递、减少过程质量波动,并从根本上实现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在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以安宫牛黄丸和乳块消片两种固体制剂、清开灵注射液和国公酒两种液体制剂为研究范例,在中药过程质量控制理念、技术、方法、设备、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将光谱技术、信息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有机融合,创建了适宜于中药生产各环节快速质量分析与控制的技术体系架构,以及数字化中药液体制剂在线检测中试平台;率先将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应用于中药生产过程在线质量控制;将近/中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固体制剂质量评价;建立了特色的中药原料药近红外快速质量分析方法;将前沿信息技术与中药过程分析进行了综合集成与系统应用。

2009 年以来,项目技术在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安宫牛黄丸和国公酒生产线上实施,确保了安宫牛黄丸和国公酒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产品合格率达100%,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化中药丸剂大生产线,以及中药液体制剂在线检测示范平台。

项目的实施,引起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了一批该类课题的立项支持;项目的完成推动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模式“由单一向综合、由离线向在线、由终点向过程”的转变,形成了以“特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中药生产过程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对于提升北京市乃至整个国内的中药产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项目申请国家专利 6 项(授权专利4 项),发表论文47 篇(其中SCI 收录8 篇,39 篇核心论文他引约167 次),国内受邀大会报告10 次。培博士5 人、硕士8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 人。项目基础研究获2010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

 

项目名称:固体发酵和半仿生-生物酶技术用于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的基础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候 选 人(含排序):王英姿,张兆旺,韩春超,倪健,张超,孙秀梅,尹兴斌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本项目属于“中药药剂学”学科领域,同时吸纳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以当归苦参丸为例,首次建立固体发酵技术对复方药效物质进行提取的新方法

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用真菌灵芝、鸡腿蘑对当归苦参丸方药进行固体发酵,从化学成分、药效学作用、血清指纹图谱、血清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多层次探讨发酵提取方法对方剂作用的影响,为优化其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首次利用CV-1细胞对于雄激素的敏感性,评价当归苦参丸对内分泌的影响,为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以复方益母草流浸膏为例,首次建立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复方半仿生-生物酶提取法(SBEE)研究基本模式

SBEE法是将半仿生提取法(SBE法)与生物酶结合起来提取中药药效物质的一种新方法,该法是SBE法的进一步仿生化,它与单纯的酶提取法并不相同。本项目基于“有成分论,不惟成分论,重在机体药效学反应”的观点,以化学成分、药理效应、血清HPLC指纹图谱对复方益母草流浸膏方药SBE法、水提(WE)法、醇提(AE)法、SBEE法的提取液进行比较,多指标综合评判4种方法的优劣,确定最优工艺,建立了适宜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复方用SBEE提取的研究模式。

本项目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创新性,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提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中药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意义,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本课题查新结论为:尚未检出与本课题查新点完全相同的国内外文献(附件28)。研究成果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篇,SCI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博士2名,硕士5名。委托检索10篇代表性文章共被引用432次,总他引300次,其中SCI他引杂志影响因子均为2.0以上(附件2129)。天津市南开医院、济南中医院等单位将SBEE提取工艺加以实践应用,应用效果良好,临床疗效确切,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名称:复方浙贝颗粒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及基础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中医药大学

候 选 人(含排序):陈信义,李冬云,侯丽,许亚梅,田劭丹,董青,郑智,陈菊,姜苗,马薇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仍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约60%患者最终因耐药复发而演变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因此,逆转难治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中药复方制剂逆转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属于中医内科学的研究领域。

2、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的过程中,系统探索了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病机理论以及中药复方制剂逆转白血病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理论研究显示:“痰瘀互阻、瘀阻骨髓,新血不生”是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在方证对应理论指导下,“化痰活血”是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则。实验研究证实,根据这一理论拟定的复方浙贝颗粒(浙贝母、汉防己、川芎)具有逆转难治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功效,其机制与降低白血病细胞膜表面耐药相关蛋白高表达、调控白血病细胞内耐药相关酶高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调节基因有关。

3、科学价值及同行引用评价:在学术理论方面,该项目形成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医药干预诊疗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同行们的认可。项目研究结果通过论文、奖励和专利的方式得以体现,在学术理论发展、带动辐射、研究生培养、团队精神、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思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项目名称:老年肺部感染(风温肺热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候 选 人(含排序):史利卿、席宁、马建岭、王琦、孙静、李扭扭、王丽云、张蕊、许晓琳、章马兰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老年肺部感染为临床常见,属中医风温肺热病范畴,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因素,临床症状及证侯表现变化较多,常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研究其疾病过程中的中医证候特点,对于临床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成果历经6年,通过一系列课题研究,分别对老年肺部感染(风温肺热病)多种证候进行了临床观察,通过流行病学资料及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对比分析其发生概率、中医证候学特征、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为其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对于完善老年肺部感染的中医辨证,及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发现,1、老年肺部感染肺阴伤证的临床观察:其肺阴伤证发生率为53.9%,显著高于中青年;常贯穿于发病全程,尤多发生在病程后期;阴虚体质之人更易合并该证;2、老年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与湿热郁肺证证候特点比较:痰热蕴肺证者咳嗽程度偏重,便干症状发生率高于湿热郁肺组,且咯痰量多;湿热郁肺证者咳嗽程度偏轻,痰质较痰热组为稀,多见痰黄白相间;3152例老年肺部感染中焦湿热兼证的临床观察:有49.3%兼有中焦湿热证,发生率较高,口苦、口黏、不欲饮水、纳差、脘腹胀闷、舌质红、苔腻是其主要证候特点;4、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临床观察:发生率较高,为60.6%,胸闷、唇色黑或紫绀、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脉弦或涩是其主要证侯特点。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热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单位,我科直接组织参与制订了“风温肺热病”诊疗常规,病名已列入国家行业标准。据研究结果,本科不断修订、完善、优化“风温肺热病”的诊疗常规,6年来诊治患者近千例,中医特色明显,临床实用价值高,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第一完成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风温肺热病”临床路径研究顾问,发表论文多篇,被多次引用,并通过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提高了影响力,推广应用后起到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与同类研究相比,具有先进性。

 

项目名称:补肾活血解郁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干预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中医药大学

候 选 人(含排序):朱跃兰,侯秀娟,郑琴,常洞赜,张春艳,张继胜,韦尼,刘小平,马卫国,刘慧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类风湿关节炎可导致多种精神症状,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抑郁。本研究探讨了其中医病机理论,评价了补肾活血解郁法的临床疗效,并且在前期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的可能病理机制,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研究补肾活血解郁方药干预机理。

本项目前期在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下,进行了补肾活血解郁方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效果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早期发现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后用该法早期干预,在缓解抑郁症的同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也有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工作基础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下,进一步对其发病机制和干预缓解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复合造模思路,采用胶原诱导复制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基础上,结合慢性应激法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发抑郁大鼠动物模型;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探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单胺递质含量变化,分析细胞因子、HPA轴及单胺递质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中的相关性。用补肾活血解郁方药对RA伴发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HPA轴及单胺递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环节。

研究本课题中所复制的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模型模拟了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发抑郁的核心症状,符合临床发病特点,并且有利于进行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的研究。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和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干预途径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抑制免疫系统激活和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因子的异常引起神经递质等异常,影响HPA轴功能有关。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提供了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对其干预机理进行了研究,目前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