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平台  >  科研基地

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来源: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1日

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立于2008年,首任学术带头人是牛建昭教授,现任学术带头人是丁霞教授。基地以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为依托,该学科在第二、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第四轮评估中获得A+,2023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基地经过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以及多学科交叉的人才梯队。

基地从早期以肝纤维化研究为主,逐渐建立并验证了多器官纤维化中医“异病同治”的科学假说,开辟了“异病同治”理论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新领域,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成为新药指南中慢性肝病评价的基本模型。基于多器官纤维化与非可控性炎症的紧密关联,开展了中医药防治多器官炎癌转化研究,特别是聚焦关键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发现了其影响胃壁细胞酸分泌导致炎癌转化的新机制和新靶点,提出了中医药防治胃炎癌转化的分阶段、全过程防治体系,研发了针对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药物——慢痞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干预多器官纤维化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多器官炎癌转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两大稳定方向。

基地搭建了融“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基础实验-新药研发”四位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创立了“临床-动物-类器官-细胞”多模式研究的先进技术体系和方法;形成了以万人计划、岐黄学者等领军人才为核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高层次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梯队。基地围绕国家战略及行业发展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发挥李健、郭健、李彧、潘彦舒、姜广建、张毅、李亚东等骨干成员带头作用,培养了系列后备人才,彭桂英围绕“炎症性疾病的机制及中医药免疫调节作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50余篇;魏鹏围绕“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等复杂疾病机制”在《J Biol Chem》《Biophysical Journa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系列论文。

基地成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于《Cell Res》《J Biol Chem》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并被《Nat Rev Cancer》《CA Cancer J Clin》等国际顶尖杂志引用和正面评述,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等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极大推动了学科交叉研究和源头创新,大幅提升了基地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有力促进了中医药海外传播,也为进一步吸纳和引入国际知名科学家队伍,加强中西医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基地负责人:丁霞

联系人:李园

邮箱: zyly890609@163.com

电话:1521060982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