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成果

喜报!我校2项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2日

2024年3月2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我校2项学术成果成功入选,分别是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团队的“血塞通软胶囊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获得证据”和中药学院吴志生教授团队的“多单元传递和信息融合为中药大蜜丸制造数字化提供解决方案”,成绩非常可喜,突显了我校高水平科技成果得到行业认可,标志着我校在同领域的研究具有引领作用。

血塞通软胶囊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获得证据

卒中是我国成人首位致死致残性疾病,血塞通软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获中国发明专利并进入相关指南后,在卒中神经保护治疗中已有广泛使用,但患者受益与风险亟需临床研究进行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吉训明院士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孙晓波教授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高颖教授团队联合21个省市67家单位的中西医临床专家共同开展了“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卒中患者3072例。研究证实,对于缺血性卒中发病后14天内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在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结局,且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研究论文2023年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等,相关疗法同年获得美国专利授权,体现了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多单元传递和信息融合为中药大蜜丸制造数字化提供解决方案

针对中药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测什么、怎么测、如何控”的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教授团队建立了“以性味关键质量属性智能辨识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质控指标体系”、“以在线检测传感器-制造过程智能建模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和“以信息融合-多元过程能力智能评估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能力评价体系”,为中药智能制造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该进展突破中药生产过程多工艺单元传递、多传感器在线控制与信息融合等多项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具有独创性。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大蜜丸品种为先行示范,创建我国首条大蜜丸智能制造生产线,完成产线智能化升级。相关成果2023年发表于Green Chemistry、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Journal of Industri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等期刊,并获得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15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