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平台  >  科研基地

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来源: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1日

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由北京市教委和科委联合认定批准成立,实验室主任是雷海民教授。实验室致力于探索中药药性与中药配伍理论的研究方法,以新的视角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据此开展(分子)中药创新药物设计、筛选、制备和前期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1)“配伍法则·拼合原理”指导创新中药研发。融合传统配伍增效减毒法则和现代药物设计原理,获得符合中药作用特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先导化合物,已完成专利成果转化1项。

(2)多学科交叉技术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通过创新中药药性表征手段和技术,揭示中药药性的自然属性,赋予中药成分药性属性特征,朝向具有药性属性的成分饮片和分子中药研究。

(3)基于中药超分子体系探究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结合超分子、结构化学、材料化学等分析技术阐释中药汤剂复杂多相态的化学本质、中药超分子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及药理作用,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增效减毒的科学内涵,研究亮点两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资助成果,并被国家科技部科技动态点评。

(4)中药绿色化学研究初探。濒危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天然含量极低活性成分的获得是目前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之一。将卤过氧化物酶仿生催化剂和相关绿色合成技术应用于高附加值中药单体的绿色工艺制备中,极大降低制备成本,解决某些濒危中药资源濒临灭绝的问题,与国家级双碳战略同频共振。

(5)中药活性寡肽及小分子寡肽偶联靶向抗癌药物研究。开展中药寡肽类物质基础研究,发现结构新颖的生物活性寡肽;基于临床疗效确切天然细胞毒类抗肿瘤成分,结合肿瘤关键信号通路特异性底物制备靶向前药,以克服天然抗肿瘤成分的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的缺陷。

主要科研成果:实验骨干成员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等荣誉,发表文章16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2项,授权7项,其中专利ZL201110055102.X已转让给以精准肿瘤诊断药物治疗著称的思路迪医药科技公司,转让经费达六千余万元。

机构负责人:雷海民

联系人:王鹏龙

邮箱:wpl581@126.com

电话:13401054012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